首页 > 教案 > 历史教案 > 初中历史教案 > 《“伐无道,诛暴秦”》教案

《“伐无道,诛暴秦”》教案

时间:

一、教学目标:

1.了解“伐无道,诛暴秦”一诗的背景和意义。

2.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。

3.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判断能力。

二、教学内容:

1.诗歌导读:介绍“伐无道,诛暴秦”是明代文学家杨维桢所写,表达对于暴虐政权的不满和希望国家得到收复的愿望。

2.诗歌分析:引导学生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,如比喻、对比等,以及作者的情感和立场。

3.历史背景讲解:解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于知识和思想的压制以及后来的“秦法”所引起的反抗和起义。

三、教学方法:

1.导读与讲解相结合:通过讲解诗歌背景和内容,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观点。

2.小组讨论: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,讨论诗中的关键词、修辞手法、情感等,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。

3.展示和评价: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展示,并进行评价和讨论。

四、教学步骤:

1.引入:通过提问“你们对于‘伐无道,诛暴秦’这个诗句有什么了解?”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。

2.课堂讲解: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,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观点。

3.小组讨论:学生分组进行讨论,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理解。

4.展示和评价:学生将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展示,并进行评价和讨论。

5.总结与延伸: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,并引导学生思考类似的历史事件和作品。

五、教学评价:

1.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发言质量。

2.评价学生对于诗歌背景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。

3.评价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,以及对于历史事件的思考和理解。

19385

微信扫码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