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教案 > 语文教案 > 小学语文教案 > 《月亮的心愿》教学案

《月亮的心愿》教学案

时间:

课程名称:《月亮的心愿》

教学目标:

1. 学会欣赏和理解儿童文学作品《月亮的心愿》;

2.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友谊的敏感性和情感表达能力;

3.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。

教学重点:

1. 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;

2.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;

3. 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。

教学准备:

1. 录音机或电脑;

2. 《月亮的心愿》的故事书;

3. 图画、海报等辅助教具。

教学过程:

第一步:前导活动(5分钟)

1.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月亮和友谊的图画,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月亮和友谊的看法和感受。

第二步:故事导入(10分钟)

1.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《月亮的心愿》这本书的作者和故事背景。

2. 教师读故事的开头,并引导学生猜测故事的发展情节。

第三步:阅读理解(15分钟)

1. 教师分段读故事,然后问学生一些问题,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变化。

2.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,然后进行整体讨论和分享。

第四步:角色扮演(15分钟)

1. 将学生分成小组,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,通过表演的方式再次理解故事。

2. 学生可以选择给角色编写对话和展示自己对角色感情的方式。

第五步:情感表达(10分钟)

1.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:你对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感受是什么?你能从故事中学到什么?

2. 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答案,并对其他小组的观点进行评价和讨论。

第六步:延伸活动(10分钟)

1.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,利用图画、绘本或手工制作等形式,创作一个与友谊或月亮有关的故事。

2.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分享,其他学生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。

第七步:反思总结(5分钟)

1.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。

2. 学生简要总结自己对《月亮的心愿》故事的理解和感受。

教学评估:

1. 学生在讨论和表演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;

2. 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分享中的理解和思考能力;

3. 学生创作的故事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。

19547

微信扫码分享